如果像我一样买自行车之前没任何了解,只是因为颜值恰巧买了公路自行车,大概率车架可能不会太匹配自己。 在败入 RC120 十几天后,随着骑行次数增加及逐步了解点公路自行车,分享下自己如何调整它让其更舒适的骑行以及分享下周边配件与避坑。
座位高度
经过网友提醒,说骑的时候腿太伸直了,会导致不好发力。几次骑下来之后,好像是有点,但座位已经调到最低(车架买大了),最后使用暴力的方式,直接把坐管锯掉一公分,腿有一点点弯曲之后,骑起来视乎是更省力点。
坐垫角度
坐垫前端角度向下调整,这样坐的时候,裆部前端留出的空隙更大,蛋蛋不挤压了,不会老卡着难受,舒适。当然想再更舒服一点,换一个中间镂空的坐垫。自己目前调整完,坐着还可以,暂时不换了。
坐垫距离
坐垫距离往前调整,使其更方便的握把与骑行发力。把曲柄向前平行于地面,然后脚踩到脚踏板上,目测膝盖前端与脚踏板在一条直线就行。
车把、手变、把立
- 车把角度往下调整,自己多试多调,觉得舒服就行。
- 之前迪卡侬技师把手变往里向内调整了,说握起来舒服,但最近发现手变不往里调或只调整一点点点更舒服。
- 本打算把现在 90mm 长的把立,换成更短点的,80 或 60mm。但目前骑下来发现握着也还行,就暂时不动了。
轮胎胎压
以为手捏捏就行,经网友科普,原来公路自行车对胎压要求这么高,而且需要频繁的关注,以防止胎压不足导致蛇咬。买了个米家充气宝,电动的就是舒服,还有各类预设,非常推荐。在轮胎边缘可以查看厂商对于胎压的具体要求,自己打到 96 PSI。
头盔
开始不懂,买回来才知道,买的是山地车头盔,带帽檐。这就导致用下把位快速骑行时,帽檐的这个风阻阻力呀,哎,浪费了几百块钱。还是得术业有专攻,重新买了个迪卡侬 RoadR 500,白色颜值也高,推荐。这样下把位骑起来就顺畅了。
座套
坐垫太硬了,想着放个座套屁股舒服点,骑了几次之后,觉得并没有增加舒适度,反而还影响美观了。浪费钱,不推荐。至于骑行裤,暂不考虑,看着不喜欢,反正也不远骑。
尾灯
洛克兄弟的 Q5 型号,给闺女的自行车买的是 Q3 型号。两款使用起来差不多,都带智能光感及智能刹车灯,续航一般,宣传能使用几十个小时,实际使用也就几个小时时间电量就低于25%了。不是特别推荐。
照明灯,本打算买迈极炫CBL1600,颜值好看。但看评价说连接处骑行起来会异响,还蛮多这种反馈。价格也不便宜,再想想自己平常骑行的路面,基本上也都有路灯,算了,省钱。
结尾
通过以上调整及配件踩坑,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趁天气好,一家人带上零食一路边骑行边停下来吃着零食、欣赏着风景、拍着美照。或晚上自己穿梭在各条马路上感受下心跳加速的律动,锻炼锻炼这一身肥肉。
在了解自行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名词“瓜车”。公路自行车的造型,但轮胎更宽,这即保证了美观度,又一下子把骑行的舒适度提上来了。未来或许有天把 RC120 的轮胎换换试试?
后记,视频版 车架买大了?迪卡侬 RC120 公路自行车舒适性调整及周边配件避坑。当 UP 主的第三个视频,剪辑软件(剪映)更熟悉点了,但配音问题比较严重,得好好学学怎么录音跟说话节奏才行,加油。